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標題:
中國4000多年來..20點
發問:
中國4000多年來合共有幾多個朝代?? 唔該清楚列出所有朝代名
最佳解答:
不計遠古的三皇五帝時代,中國4000多年來由夏朝至清朝合共十二個大朝代,中間還有很多小的轉接年代。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 ---公元前16世紀 商 約公元前16世紀 -- 公元前11世紀 周 約公元前11世紀 --公元前771年 春秋 公元前770年 ---公元前476年 戰國 公元前475年 ---公元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 ---公元前207年 秦漢之際 公元前209年 --公元前202年 西漢 公元前206年 --公元 8年 東漢 公元 25年 ---220年 三國 魏 46年 220年 ---265年 蜀 43年 221年 ---223年 吳 59年 222年 ---280年 西晉 265年 ---316年 東晉 317 年---316年 南北朝 420 年---589年 隋 581 年---618年 唐 共 290年 618年 ---907年 五代 十國907年 ---923年 北宋 共168年 960年 ---1127年 南宋 153年 1127年 ---1279年 元 199 年1206年 ---1404年 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 22年 1206 年---1227年 世祖忽必烈 35年 1260年 ---1294年 1271年起定國號為元 明 1368年 ---1644年 太祖朱元璋 31年 1368年 ---1398年 李自成 1629起義 1636年稱闖王 清 296 年1616年 ---1911年 太祖努爾哈赤 11年 1616 年---1626年 太宗皇太極 17年 1627年 ---1643年 1636 改國號為清 3世祖福臨 18年 1644年 ---1661 年順治 聖祖玄燁 61年 1662 年---1722年 康熙 世宗胤禎 13年 1723年 ---1735年 雍正 高宗弘曆 60年 1736 年---1796年 乾隆 仁宗顒琰 25年 1796 年---1820年 嘉慶 宣宗旻寧 30年 1821 年---1850 年道光 文宗奕寧 11年 1851年 ---1861年 咸豐 穆宗載淳 13年 1862 年---1874 同治 德宗載恬 34年 1875 年---1908 年光緒 溥儀 3年 1909年 ---1911年 宣統 太平天國 14年 1851 年---1864年 中華民國 38年 1912年 ---1949 年
其他解答:
1912年共和體制在中國確立以前,最高統治權力是以家族世襲為主的,這些世襲王族的更替組成中國朝代。 // [編輯] 朝代列表 夏朝 前2070年 - 前1600年 商朝 前1600年 - 前1046年 周朝 前1046年 - 前256年 西周 前1046年 - 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 - 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 - 前476年(三家分晉始為戰國) 戰國 前475年 - 前221年 秦朝 前221年 - 前207年十月 西楚 前206年二月 - 前203年十二月 漢朝 前202年 - 220年 西漢 前202年二月 - 8年十二月 新朝 9年 - 23年 東漢 25年 - 220年 三國 220年 - 280年 曹魏 220年 - 265年 蜀漢 221年 - 263年 孫吳 222年 - 280年 晉朝 265年 - 420年 西晉 265年 - 316年 東晉 317年 - 420年 十六國 304年 - 439年 漢前趙 304年 - 329年 成漢 304年 - 347年 前涼 314年 - 376年 後趙 319年 - 351年 前燕 337年 - 370年 前秦 351年 - 394年 後秦 384年 - 417年 後燕 384年 - 407年 西秦 385年 - 431年 後涼 386年 - 403年 南涼 397年 - 414年 南燕 398年 - 410年 西涼 400年 - 421年 夏 407年 - 431年 北燕 407年 - 436年 北涼 397年 - 439年 南北朝 420年 - 581年 南朝 南朝宋 420年 - 479年 南朝齊 479年 - 502年 南朝梁 502年 - 557年 南朝陳 557年 - 589年 北朝439年 - 581年 北魏 386年 - 534年 東魏 534年 - 550年 北齊 550年 - 577年 西魏 535年 - 556年 北周 557年 - 581年 隋朝 581年 - 618年 唐朝 618年 - 907年 五代十國 907年 - 979年 五代 907年 - 960年 後梁 907年 - 923年 後唐 923年 - 936年 後晉 936年 - 946年 後漢 947年 - 950年 後周 951年 - 960年 十國(902年 - 979年) 吳越(907年-978年,893年開始割據) 閩國(909年-945年,893年開始割據,當中包含殷943年-945年) 南平(924年-963年,907年開始割據,即荊南國) 楚國(907年-951年,896年開始割據) 吳國(902年-937年,892年開始割據) 南唐(937年-975年) 南漢(917年-971年,905年開始割據) 北漢(951年-979年) 前蜀(907年-925年,891年開始割據) 後蜀(934年-965年,925年開始割據) 宋朝 960年 - 1279年 北宋 960年 - 1127年 南宋 1127年 - 1279年 遼朝 947年 - 1125年 西遼 1132年 - 1218年 西夏 1038年 - 1227年 金朝 1115年 - 1234年 元朝 1271年 - 1368年 明朝 1368年 - 1644年 清朝 1636年 - 1912年 民國(1912年 - 1949年後在台灣) 共和國 1949年 - [編輯] 朝代歌訣 歌訣一 三皇五帝始,堯舜禹相傳。 夏商與西周,東周分兩段。 春秋和戰國,一統秦兩漢。 三分魏蜀吳,二晉前後延。 南北朝並立,隋唐五代傳。 宋元明清後,皇朝至此完。 歌訣二 唐堯虞舜夏商周,春秋戰國亂悠悠。 秦漢三國晉統一,南朝北朝是對頭。 隋唐五代又十國,宋元明清帝王休。 歌訣三 三皇五帝夏商周,歸秦及漢三國休。 晉終南北隋唐繼,五代宋元明清收。 歌訣四(香港中學生常用簡易版本) 黃虞夏商周,春秋戰國秦, 兩漢三國晉,晉後南北分, 隋唐五代宋,元明清及民。 歌訣五 唐堯虞舜夏商周,春秋戰國亂悠悠。 秦漢三國又兩晉,南朝北朝來並存。 隋唐五代又十國,遼宋夏金元明清。 歌訣六 唐堯虞舜夏商周,歸秦及漢三國後。 魏晉南北隋唐繼,五代宋元明清民。 歌訣七 三皇五帝夏商周,春秋戰國亂悠悠。 秦漢三國傳兩晉,南朝北朝是對頭。 隋唐五代與十國,宋元明清帝王休。 [編輯] 共和體制 中華民國 1912年 - 中華人民共和國(中國大陸) 1949年 - 中華民國(台、澎、金、馬、東沙群島、南沙太平島) 1949年 - 圖片參考:http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thumb/9/9c/History_of_China.gif/135px-History_of_China.gif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文化 傳說時代 三皇五帝 夏 商 西周 周 春秋 東周 戰國 秦 西漢 漢 新朝 東漢 三國 西晉 晉 十六國 東晉 南北朝 隋 唐 (另見武周) 五代十國 北宋 宋 遼 (西遼) 南宋 金 西夏 元 明 清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 共和國 中華民國|||||有一個網頁可供參考: www.xanga.com/wuyahlai 要翻去舊的一個篇章,叫做《通識篇》,其中的第九章是「三皇五帝與朝代序列」。|||||夏 約公元前21世紀 ---公元前16世紀 商或殷 約公元前16世紀 -- 公元前11世紀 西周 約公元前11世紀 --公元前771年 春秋 公元前770年 ---公元前476年 戰國 公元前475年 ---公元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 ---公元前207年 秦漢之際 公元前209年 --公元前202年 西漢 公元前206年 --公元 8年 東漢 公元 25 ---220 三國 魏 46年 220 ---265 蜀 43年 221 ---223 吳 59年 222 ---280 西晉 265 ---316 東晉 317 ---316 南北朝 420 ---589 隋 581 ---618 隋唐之際 唐 共 290 618 ---907 唐和五代之際 五代 907 ---923 五代時期並列諸國 北宋前後和南宋 北宋 共168 960 ---1127 南宋 153 1127 ---1279 元 199 1206 ---1404 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 22年 1206 ---1227 5,世祖忽必烈 35年 1260 ---1294 1271年起定國號為元 明 1368 ---1644 太祖朱元璋 31年 1368 ---1398 明清之際 李自成 1629起義 1636年稱闖王 清 296 1616 ---1911 太祖努爾哈赤 11年 1616 ---1626 太宗皇太極 17年 1627 ---1643 1636 改國號為清 3世祖福臨 18年 1644 ---1661 順治 聖祖玄燁 61年 1662 ---1722 康熙 世宗胤禎 13年 1723 ---1735 雍正 高宗弘曆 60年 1736 ---1796 乾隆 仁宗顒琰 25年 1796 ---1820 嘉慶 宣宗旻寧 30年 1821 ---1850 道光 文宗奕寧 11年 1851 ---1861 咸豐 穆宗載淳 13年 1862 ---1874 同治 德宗載恬 34年 1875 ---1908 光緒 溥儀 3年 1909 ---1911 宣統 太平天國 14年 1851 ---1864 中華民國 38年 1912 ---1949C8D74AB62542840B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