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
incoterms : C&F 與DES的分別
發問:
- 07年 CE PHY M.C. answer@1@
- 企業A 收購 企業B,兩者的股價有何變化﹖@1@
- 手機收發e-mail問題
- ~洪卓立&William@sun Boy'z~
- 送D咩好-----------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請問C&F 與DES是否一樣?? 如有分別,請列出不同之處。
最佳解答:
Incoterms 13個國際貿易術語,每個都有不同意義,一定有所不同。 首先講 CNF或C&F 已於1990年版Incoterms由 CFR取代,應不再使用這兩名稱,因為在國際長途電話CNF與CIF聽來太相似,所以用 CFR 取代。我下文用回正確的CFR講法。 CFR與 DES 相同處: a. 賣方要負責出口清關和運至出發港船上及其費用 b. 賣方付運費直到目的地港口 c. 賣方不用付保險費 CFR與DES最大不同處: 風險承擔方面: DES賣方要直至目的港 (沉船失貨由賣方承擔) CFR 賣方只負擔至出發港貨物越過船舷 (沉船失貨由買方承擔) 貨物擁有權: DES賣方的貨物擁有權直至目的港 CFR賣方貨物擁有權只至出發港貨物越過船舷為止 現附 CFR 和 DES 的定義 CFR {+ the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} 即CFR到某目的港口 全寫是Cost and Freight 中文是成本加運費,或者叫離岸價 賣方支付將貨品運至指定目的地港口的費用(即賣方付船費),並替出口貨品清出口關。這做法只適用於船運。貨品交付上船越過船舷後,損失及破損的風險即由買方承擔。 DES (+ named port) , Delivered Ex Ship 到某目的港口,中文是目的港船上交貨 。賣方支付將貨品運至指定目的港的費用,並替貨品做出口清關,在指定的目的港,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。這做法適用只適用於海運。貨物在運輸途中的損失及破損的風險由賣方承擔,但賣方不一定要買保險,不需交買方保險單,但任何風險由賣方自己獨力承擔。 賣家擁有貨物權直至抵達目的港是有一個好處,即是貨物必須抵達買賣合同講好的目的港離船,賣家能控制水貨的出現,例如賣家只想賣貨去日本,不想賣去美國,如果使CIF/CFR時話去日本,買家有權在收到全套提單時就轉提單運左去美國,根本在日本從無下船就原船立即延長運去美國 (如那船是先停日本,再後去美國),用DES時就唔得了,DES去日本,賣家有權要貨物一定要在日本落船,落左船提走後再轉船咁就當然是控制唔到,不過買家會增加左成本和時間。
其他解答:
C&F = cost & freight DES = destination